学生的作文,在老师眼中,是窥探其内心世界的一扇窗口高忆管理,透过文字可以看到孩子们真实的想法和性格特点。学校老师布置不同主题的作文,不仅能通过文字了解这个孩子,也能间接了解他的家庭。
有家长觉得老师这种留作业的方式,是在变相地“摸家底”,可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,只有深入了解这个孩子,才能发现他身上的潜在优缺点,才能做到真正的“因材施教”。
女同学作文《自画像》走红,老师的评语却字字诛心
网上有一篇小学生作文《自画像》就是最好的例子,这位美术功底不错的同学在作文中极尽夸赞之词描述自己,声称拥有\"水汪汪的眼睛\"、\"圆圆的脸蛋\"、\"长长的头发\"以及\"非常可爱的笑容\",甚至还特意画了一幅自画像。
可面对学生如此声情并茂的作文,老师的第一反应却不是夸赞,反而留下了字字诛心的评语——“太自恋了,撕了重写”。还直接批了0分高忆管理,可想而知学生看到这篇作文,会受到多大的打击。
网上对这篇作文的评价褒贬不一,多数家长都站在孩子的角度,认为老师的评语过于扎心了,对一个低年级的孩子如此严苛,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,更破坏了孩子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自信心。
但多数教育工作者却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,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尚未完全,再加上家长的刻意引导和夸赞,导致小学生更容易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恋情结。
这种自恋心理在低年级小学生群体中很常见,可如果连老师都不加以引导和指正,孩子们只会更加自恋甚至发展成自负,这对于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,其实是弊大于利的,尤其是在学习和社交中。
当然了,这篇作文之所以会如此直白,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小学生的文字表述是不加掩饰的高忆管理,他们不仅形容自己是这样,形容家长也是如此。
这篇题为《我的爸爸》的作文就是最好的例子,满分60分作文获得了59分,文中描述爸爸\"白天送外卖时骂保安,晚上当保安去拦外卖\",实现了\"百战百胜、无所不通\"。
过度的自恋会让孩子迷失自我,失去接受批评和进步的空间
这种对比鲜明的描述反映了儿童视角的独特性——在自我评价时倾向于正面美化,而在观察他人时则更为犀利直接。但站在成年人的角度,以及教育发展的长期视角来看,这样的评价显然是不足的。
家长们希望孩子建立起足够的自信,这一点在家庭教育中无可厚非,但家长们也要理解:适度的自信和自我认同能够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,但过度的自恋会阻碍孩子接受批评和建议,妨碍其学习进步。
就像那位美术功底不错的学生,如果一味沉浸在自我欣赏中,便难以看到自身的不足,也就失去了进步的动力和空间。
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,他们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,但社会认知能力尚未完全成熟。他们需要认识到世界并非以自己为中心,个人的行为和选择主要影响的是自己的未来。
而过度自恋的孩子注定难以接受这一现实,容易在面对挫折时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和抵抗心理,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,都应该采取更有建设性的引导方式。
通过讲述名人成长故事展示谦虚学习的价值,或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孩子换位思考,这些方法能够在不伤害孩子自尊的前提下,逐步引导他们建立更为客观的自我认知。
(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
科元网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